在拿到村上春樹的新書《沒有色彩的多崎作與他的巡禮之年》兩天內,我迫不及待的讀完了它
是一貫下,村上的風采,這一瞬間我闔上了書,有種難以言喻的情感蔓延著
搭配上一夜轉涼的秋風颯颯,正好合意。

「從大學二年級的七月,到第二年的一月,多崎作活著幾乎只想到死。」
從這樣平鋪直敘卻又強烈的字句,村上展開了這部小說的序曲。

一絲一絲的抽絲剝繭,村上用插敘陳述著作的過去與現在
在沙羅的鼓勵下,對自己最不堪的過去展開檢視,並且勇敢的面對,最終解開了部分的心結。
而在一切彷彿逐漸明朗化之時,偶然發現自己愛上的沙羅似乎另有所屬
村上在文末留下了一個開放性的結局,無論讀者如何想,都沒有一個絕對的答案

這許久沒有讀完文本就寫些什麼,已經顯得如此辭不達意了,說來真是慚愧
從數年前開始迷上村上的小說,一直到今日為止
讀完他的小說也總是難以用三言兩語陳述心得,許多事情彷彿是這麼無法言喻的
正如這本小說中,芬蘭人無意中說出的那句「我們的人生中,有用任何語言都太難說明的情況。」

從不知何時起,村上的書我總是自預購日起,便絲毫不加思考就購入收藏的了
他總是平鋪直敘,卻又讓我一頁翻過一頁,一行讀過一行的,讀完了整冊小說
從那時的《挪威的森林》、到《海邊的卡夫卡》,至前些年的《1Q84》,
最終到了熱騰騰的《沒有色彩的多崎作與他的巡禮之年》
村上在描述人的情感,時而抽象,時而寫實得讓人難以承受。

而我每每讀著、讀著,便會不住想著,這也難怪挪威的森林拍成電影會空洞乏味了。

這其中有太多需要感受,而毋須言語了。


「即使沒有色彩,我所相信的世界依然存在。」
多崎作是這樣陳述著。

村上的作品中,總是真實虛幻交錯著,有時也讓人分不清真假
《1Q84》的兩個月亮、《沒有色彩的多崎作與他的巡禮之年》溫泉旅館中的鋼琴師
他的故事之所以迷人,我想有某部分而言,也是因為這些真真假假的交錯所致。

倒也說不上推與不推他的作品,我想他的風格自是喜者自喜
讀者的主觀意識佔有相當的佔比,畢竟他也不是一般大眾所能普遍接受的小情小愛堆積成的

那日在某處曾讀到對於村上作品的描述,倒是相當貼切
「村上春樹的小說,尤其是他的長篇小說,總是布置了許多典故。
   也因而他的小說總有兩種讀法,不去追究這些典故的意義,只關心他鋪陳的表面情節,那是一種讀法。
   不放過這些線索,拉出後面沒有明說的意義,將典故的意義和表面的情節彼此互相比對,則是另外一種。
   村上最大的本事,就是可以寫出兩種讀法並存的小說。」
無論用哪種方式閱讀村上的小說,我都確定在每個階段重新閱讀,都能看到不一樣的面相與感受


這叨叨絮絮的,東扯西扯又扯出許多雜亂無章的東西。
就當作是一段未經修剪整理的讀書筆記也罷,我只是想留下些什麼。
大約給自己20分鐘的沉澱吧!

vUJH5F33HY84747X2GT8UGJS  

────讀 村上春樹《沒有色彩的多崎作與他的巡禮之年》雜記

             2013/10/02   23:3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